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 蛋仔很呆萌,也很“凶猛” | 阅知Kids空间

频道:游戏动态 日期: 浏览:

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_蛋仔派对手游

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

“爸爸,我想要小蛋仔!”“小蛋仔?爸爸需要先确认一下“小蛋仔”是什么。”作为一个生怕被孩子认为“OUT(过时)”的爸爸,对于孩子说的每一个新名词,我都会以一个学习的态度查阅相关资料。对“小蛋仔”的查阅,让我有了惊人的发现--游戏公司的目标用户已经越来越低龄化了!小蛋仔的形象,来源于一款月活跃用户数突破一亿的手游蛋仔派对,这款手游凭借可爱的游戏风格、简单的游戏模式以及强社交属性,吸引了10后、00后等大量未成年用户。

我有些担忧,探寻事物的本源是孩子的天性,我刚上大班的孩子虽然还没有接触过手游,但他已经具备了玩手游的能力,他对小蛋仔的好感也一定会留在他的潜意识了,他也一定会以一种我无法察觉的方式知道小蛋仔是游戏里的人物,在不久的小学生活中也会“顺理成章”接触到这个游戏,甚至是沉迷。这个看起来呆萌可爱的小蛋仔,实际上是在悄无声息的“开发”着这些心智尚未成熟孩子们的欲望,披着可爱外衣的小蛋仔更像是一头被精心设计过的一只凶猛的“小魔鬼”。

对于孩子们,我们暂不说长时间游戏对大脑发育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伴随着这头“小魔鬼”势力的不断蔓延,很多家长的钱包也深陷(在游戏中)被动消费,被动充值的漩涡,当家长们发现钱包异常时,往往已经被动消费近万元。

虚拟世界的“乐趣”

屏幕上,是一只在游戏中被精心装饰过的蛋仔,首充任意的金额都可以获得热门的蛋仔甩手舞“技能”。

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_蛋仔派对手游

蛋仔派对游戏画面

实际上,游戏的框架还是网络游戏的基本框架,只是里面装饰做了调整,整个游戏世界看起来像个大型游乐场,萌萌的小蛋仔们可以在里面畅游,有些活动也算精心策划,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比如荡秋千、滑滑梯等。蛋仔派对本身的社交属性也很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小蛋仔们还能遇到其他蛋仔,和他们竞技,交友。游戏中交朋友的方式五花八门,一场爽快的比赛、一个默契的表情,甚至是仅仅通过共舞都能在自己的好友列表中加一。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轻松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蛋搭子”,在虚拟世界里来个亲密双人游;也可以和好友组成小队,到处挑战;还可以开启自定义房间,和新的朋友来一场派对狂欢!

蛋仔派对的社交属性,显然填补了当今孩子们心灵的“需要”,抓住了孩子们本性的“想要”。基本上从小学开始,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场合就变得越来越少了,甚至孩子们参加校园里的那种社团,都变成了家长“精心算计”的,为孩子将来走向成功的一个计划,更不用说校园外的各种培训班。甚至连体育活动都需要报课,拓展课、篮球课、足球课……当一个个有趣的活动,都变成了一项项功利的任务后,孩子们对自由的需求便得不到满足,所得到的乐趣便会少得多,那么在一个完成任务的场景下,孩子又会有多少兴趣交友呢?游戏社交无疑填补了他们渴望自由,以及社交的需求,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是自己的主人,他们也能轻松交到朋友。然而这种虚拟世界中的自由,会让人成瘾,毕竟现实中不会有完全的自由。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合作、尊重和妥协,因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不用真的去在乎谁的感受,不开心了换一批好友就是了,反正来的容易。久而久之,孩子们所必需的社交能力便会被弱化,逐渐变得孤立、自我,越是孤立、自我便会越离不开这“自由的”虚拟世界。

三年级女孩充值近一万元

除此之外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花费也不少。前段时间,一位刚工作的大学生李文菲(化名),在网上分享了她三年级外甥女诺诺(化名)充值蛋仔派对的经历。

李文菲国庆回家,发现自己的外甥女诺诺在玩蛋仔派对。诺诺为了展示自己这段时间在蛋仔派对中的“战果”,给李文菲展示了自己收藏的皮肤,还带她逛了商场里的盲盒商店,还展示了自己收藏的皮肤,以及装备。其实游戏中,无论是表情、配饰、衣服、帽子或者是全套皮肤,大多是以盲盒玩法的形式来抽的。除了仿真盲盒随机抽皮肤,游戏里还隐藏着幸运大转盘、砸金蛋等玩法。这也符合某某游戏公司一贯的做法,把“赌博”这种人人喊打的场景,解读成各种随机事件来,包装成各种吸引人的玩法。

甚至还有各种头衔,比如说盲盒收藏家(开盲盒需要花费蛋币,盲盒开的多了便会获得头衔),还会对各种头衔进行排名,以此来刺激孩子们充值。李文菲看了诺诺的充值记录,页面里赫然显示她已累计充值九万多蛋币(10蛋币=1人民币)。

诺诺是被同班同学喊着一起玩的,诺诺妈因为工作忙,平时陪孩子时间不多,周末上完网课后就允许诺诺玩游戏消遣。但后来,她发现诺诺越来越“宅”,不像以前一放假就喊着让妈妈带着出去玩了,而且每次妈妈说带她一起出去玩时,她便会说:

“我要和同学在蛋仔派对上玩!”

然而,妈妈不知道的是,不到1个月时间,诺诺便在蛋仔派对里充值近一万元!

直到诺诺妈妈感觉自己微信零钱数额不对劲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偷偷地用妈妈的微信支付在游戏里充值。诺诺默默地记住了妈妈的支付密码,每次充值完毕,便会把支付记录删除。

诺诺妈妈在通过微信群和其他APP询问和搜索,才发现,好多妈妈都有类似的苦痛经历。

只要有一个孩子玩,一定会吸引很多孩子跟风,并且孩子们之间交流的主要话题也变成了蛋仔派对这个游戏。向家长哭着喊着要手机,逐渐迷恋游戏,直到开始或明或暗地往游戏里充值获得皮肤……。基本上每个玩蛋仔派对的孩子都是这个过程。

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

小红书上一位妈妈吐槽

根据网络信息显示,蛋仔派对是在2022年5月上线,春节期间便成为爆款产品,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网易游戏有史以来月活跃用户数最高游戏,同时成功锁定了一批未成年学生用户。蛋仔派对曾因被指存在大量未成年人充值问题而遭到上海市消保委的点名。

一些留守儿童,还有老人带的多的孩子,由于隔代亲,这类孩子更容易沉迷于蛋仔派对。一位爸爸在网上分享,和妻子出差一个月,爷爷奶奶负责带娃,等他们出差回来孩子便已经迷上蛋仔派对。

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

网络截图

据网络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多名未成年人都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中充值,金额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上述这些家长发现孩子在手机游戏中充值后,均曾向平台要求退回充值款但都遇到困难,随即向媒体求助。随着一些案例的曝光,据不完全统计百余名家长维权涉资超400万。

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究竟是孩子们的智慧还是游戏公司有意为之?

从网络上的案例来看,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成功绕过防沉迷系统。我亲测,蛋仔派对的登录只需填写姓名、身份证信息,以此判定是否纳入防沉迷系统。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如果爸爸妈妈不同意,孩子们往往会央求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帮忙登录游戏),都可以直接游戏,没有二次验证。退出后再次打开游戏,也不需要验证身份。而且“游戏注册、充值消费整个过程,平台不也会再进行任何的身份验证。网络上一位家长分享,9岁的孩子春节时拿自己手机,在iPad上登录蛋仔派对后,最近半年一直都在悄悄充值,从未有过一次身份认证的要求。当然孩子们大多在消费后会删除支付记录,大人很难察觉。

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

图片来源网络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买皮肤、抽盲盒时候,可选择支付宝、微信支付、花呗、云闪付、QQ钱包、骏卡等多种支付方式(印象中铁道局的购票APP也不支持这么多支付方式),而且也不要求人脸或者验证码等二次身份认证。

简单来说,如果绕过了实名系统,充值消费就是“畅通无阻”。家长们稍不注意,孩子就能通过指纹支付、偷看密码、偷偷转账等各种方式,完成充值消费。

从实际情况来开,史上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落地两年后,蛋仔派对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查验设置上,仍是空白。哪怕未成年冒用他人身份登录、消费,平台也没有任何识别措施,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然而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是全球领先,现在在四五线城市刷脸支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不禁想问这些头部游戏公司,尚未把人脸识别用于防沉迷系统,是因为技术能力没达到还是缺少资金?

写在最后

当然,对于我们家长而言,把希望完全寄托于防沉迷系统也是不明智的。我们要尽可能理解孩子玩游戏背后的“信念”是什么。我认为,孩子之所以玩游戏,其实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的一种突破,本质上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还有就是在游戏中孩子是能够体会到合作、分享和尊重这一人类归属需求的情感需要。只不过他们通过游戏这一虚拟世界来探索未知和寻求归属这一方式弊远远大于利。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更多的为他们创造探索未知和寻求归属的机会,可以带孩子爬山(通过自己一步步努力,欣赏到高处不一样的风景,对孩子有好处)、做一些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讲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故事并带孩子去实地验证(比如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之后带孩子去火山遗迹看看)。周末和孩子做一些亲子运动(跳绳、羽毛球、篮球、足球等),是满足孩子寻求归属的绝佳方式,因为你肯定会遇到同样陪孩子做亲子运动的其他家庭,之后也会形成这种家庭间的亲子运动团,定期举行一些小型的“赛事”。

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_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

此外,对于老人带孩子的家庭,也不必一定要说服老人按自己的方式养育孩子。告诉你的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玩游戏,但是爸爸妈妈在的时候不可以。提前和老人沟通,孩子玩游戏对孩子未来的严重影响,让老人逐渐接受你的养育方式。

往期文章

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_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

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手游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

蛋仔派对不用登录版_蛋仔派对客户端更新_蛋仔派对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