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毒害青少年 都是背锅侠丨触乐夜话

频道:游戏动态 日期: 浏览:

使命召唤青训_使命召唤青少年模式_使命召唤毒害青少年

使命召唤青少年模式_使命召唤毒害青少年_使命召唤青训

图/小罗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俄亥俄州连续发生了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随后,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多位政客表示“游戏行业应该负起责任”。共和党政客凯文·麦卡锡说,电子游戏正在使人“去人性化”(Dehumanized)。特朗普则用“可怕”和“恐怖”来形容电子游戏,并表示“必须停止在社会中美化暴力”。

使命召唤青少年模式_使命召唤毒害青少年_使命召唤青训

政客一轮发言过后,部分游戏公司股价甚至大跌,不少人担心“使命召唤”“堡垒之夜”等游戏会受到攻击

大部分游戏玩家对这种论调应该相当熟悉了,说熟悉可能也不太准确,事实上可能没有人能够用短而精的词语来表达游戏玩家一次又一次被甩锅之后的心情——说是麻木,但还有浓厚的不爽;说要正名,但“游戏会不会引发现实中的暴力”根本是一个争论双方都心知肚明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显然并不是只困扰着中国的玩家们。

到了最后,面对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甩锅,也只能说点儿怪话了——面临“游戏毒害青少年”一类的指控时,国内游戏媒体和玩家就是这样做的。而在我读到的枪击案相关报道中,国外游戏媒体作者们虽然都还严肃,没有发挥自己抖机灵的才华(“枪击案”也确实不是个该抖机灵的场合),但他们对游戏背锅、政客甩锅行为的讽刺还是溢于言表。一位作者在自己文章开头就明确地写:“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能准确预测枪击案后会发生什么事儿的地步。”在大洋彼岸读来也有种“环球同此凉热”的感慨。

当然,不论是直白地抗辩,还是不着痕迹地吐槽,国外游戏媒体和玩家们也不得不在文章和社交媒体发言中重复那些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话——与中国玩家们的“管管孩子,救救游戏”“不分级光管游戏有什么用”类似,他们也得像复读机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说“游戏不当枪支泛滥的替罪羊”。

使命召唤青少年模式_使命召唤毒害青少年_使命召唤青训

使命召唤毒害青少年_使命召唤青训_使命召唤青少年模式

翻翻彼此的社交媒体,就能看到不少相似的说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玩家和美国玩家又免不了遇到一些相同的尴尬状况,拒绝游戏背锅的同时,不少人下意识地想要找到下一个背锅对象。在我看来,中国玩家对“熊孩子”和“熊家长”的指责虽然不无道理,有些时候却不免过头;而美国玩家扎堆的论坛上,偶尔会出现“枪击案凶手精神一定有问题,家人和医生应该管好他们”的言论,招来了更多的反驳。

这种行为当然不算好,但归根结底,当对话(有时甚至都算不上“对话”)中的一方揣着明白装糊涂、状若轻飘地说出一些恶毒语句,偏偏他们一句还能顶一万句的时候,另一方就不总能保持理智——这也是人之常情。

最终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不论是没有能力、没有办法,抑或是不愿意,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游戏——或是其他我们喜欢的娱乐——仍然要被人为赋予许多不该它承担的负面意义。不论它在哪个国家,赚了多少钱,受到多少欢迎,做过多少有积极意义的事,解决了多少问题,这样的情况都无法改变。

好在,人们不会因为有些人“不想听”,就放弃重复那些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话。这就是为什么我还在说这些话的原因,不论是作为游戏编辑还是游戏玩家。即使自己不说,至少也会为愿意说、愿意做的人奉上一个转发或者点一个赞。甚至不仅限于游戏“背锅”这一项,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一件应该吝啬的事儿。

从乐观的角度说,说过一万次的话,第一万零一次或许会不一样,总有人能等到改变的那天;从悲观的角度说,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